大雄宝殿开光圆满
泉州南安圆通禅寺法讯通告
泉州南安圆通禅寺法讯通告
禅只是一种知觉的反映,是智慧在思虑后的表现,是一种境界,也是方法,但任何把禅当作一种思维方法的人都走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。
佛曰: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,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,而不是刻意。不如放手,放下的越多,越觉得拥有的更多。
这首偈子的出处是《六祖坛经》上的,当年五祖为了考证哪个徒弟有资格继承他的衣钵,所以叫他们各写一个诗偈做检验。于是六祖慧能大师就写了此偈。这个偈子说我们的佛性如同明镜一样,虽然空无一物,却能如日光朗照,让我们的身体发生作用,本来是清净无染的佛性,却因为我们的各种颠倒妄想把我们的天真佛性遮蔽了。从总体来说这个偈子见到了佛性的体,没有见到佛性的用,悟到了一半,后来再次听五祖为他讲述金刚经,当听讲到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时,才恍然大悟,见到空性之后还要发菩提心把佛性用出来,不然就堕恶空了,于是重新写了一个偈: 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;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;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;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。最后一个何期自性即是我们佛性的用,能够生起成千上万度化众生的方便法门。这就是发菩提心,菩萨六度万行,成佛的必经之路。